top of page
  • 作家相片Ideale dell'Amore

她是二十世纪最大的礼物

今天的故事,是一个跟我们同时代的圣人,她是20世纪最大的礼物。她的爱太过强烈,以至于任何人看到历史,想翻过这一页,都做不到。

在印度东部的孟加拉地区,有一个庞大又拥挤的城市叫加尔各答(Calcutta)。在二十世纪,整个城市经历了战乱和饥荒等各种痛苦,城市里的穆斯林和印度居民们的冲突不断。加尔各答四处都可以看到流离失所的穷人、四处乞讨希望可以找到生计的人和躺在大街上,完全放弃了希望的病人。然而在这悲惨拥迫的街上,也行走着一位瘦小却充满力量的女人。她肩上别着玫瑰念珠,她总是面带微笑,她的眼睛里盛满了爱和慈悲。大家叫她德蕾莎嬷嬷(Mother Teresa)。而本来,她并不属于这里。她来自遥远欧洲的南斯拉夫——

1910年8月26日,一个小女孩出生在欧洲巴尔干山脉一个叫斯科普里的城市。这是一个非常虔诚的天主教家庭,小女孩出生不久便领洗了,家里人叫她艾格尼丝(Agnes Gonxha)。小艾格尼丝的父母非常热爱天主,在这样的家庭长大,三个孩子也都是充满爱,总会记得向天主祈祷。

九岁那年,他们的父亲突然过世了。坚强的母亲依然带着孩子们乐观、慷慨地生活着。母亲靠缝纫来养家,却还总是给更有需要的人留出食物。她们家附近有一个老奶奶,因为年纪大又生病,被自己的家人遗弃了,艾格尼丝的妈妈,一直带着孩子们去照顾老人家。对小小的艾格尼丝来说,母亲的爱,是她生命中的第一所属于天主的学校。

小艾格尼丝同姐姐都是教堂唱经班的成员,她们也经常听神父修女们讲各个圣人的故事。初领圣体,遇见圣体中的耶稣,让她体验到对耶稣的一份无比大的爱,她多么希望世上每一个人都可以认识耶稣、可以爱耶稣。12岁那年,小艾格尼丝听到天主的召叫,投身于为主奉献的生活,她在心里问耶稣:“主啊,这是你希望我为你做的吗?”她去问了神父,神父给了一个简单又清晰的回答:“孩子,去找一条可以带给你喜乐的道路。”

于是,在艾格尼丝18岁那年,她离开了家乡,启程前往爱尔兰加入了罗雷托修会,在那里,她获得了一个新的名字,玛利亚德蕾莎(Mary Teresa),以向她最爱的一位圣人里修的小德兰(Teresa of Lisieux)致敬。几个月之后,已是德蕾莎修女的她乘船前往印度,在一座位于喜马拉雅山脚下的大吉岭修院,开始了她的修女人生。

完成修女的培育课程之后,德蕾莎修女到了印度的这座大城市加尔各答。在那里,修会创办了一所女子学校,德蕾莎修女负责给有钱人家的女孩子们讲授地理和历史。

在加尔各答,德蕾莎修女发了她给天主的终身誓愿,许诺愿意为耶稣做任何事情,并且把生活的每一刻都用爱奉献给耶稣。她是一位非常勤勉的修女,是一个尽心的老师,对周围的人总是谦卑和蔼,对每一件小事,都尽力做到最好。

1946年9月10日,36岁的德蕾莎修女从加尔各答坐火车去大吉岭避静。这趟旅程,却改变了她的人生。她亲眼看到了大街上衣不蔽体的人们,看到了他们的绝望和无助。她没有办法从他们身边走过,没有办法假装他们不是自己的兄弟或姐妹。

德蕾莎修女在那一刻的痛苦中,听到了“召叫内的召叫”。耶稣向她,要求另一种形式的爱的付出。她需要走出她的修道院,为大街上每一个穷人身上的耶稣去服务,因为这些穷人身上的耶稣,就如同十字架上的耶稣一样,在说:“我渴。”耶稣十字架上的呼喊和渴求,是对我们所有人的邀请,让我们去体验祂的爱,并回报祂的爱。

两年后,德蕾莎修女终于获得了罗马的许可,得以离开她的修院,去为大街上的穷人服务。1948年8月17日,她拿着仅有的五块钱,换上了当地印度妇女的一圈蓝边的白色卷布纱丽,走出了修道院的大门。

离开修院后的第一件事,她去了另一个修会创办的医院,在那里,她学会了照顾病人和临终的人所需要的护理技能。12月21日,德蕾莎修女第一次走进了加尔各答的贫民窟,那里住在穷人中的穷人。她开始护理人们的伤口,并为小孩子们进行清洗。除了照顾病人,她在露天的一块空地上,用树枝在沙地里写字,教孩子们孟加拉字母。

爱总有无法拒绝的召叫力。几个月之后,另一个女孩子加入了德蕾莎修女。再之后,又有几位也加入了她们,大部分是德蕾莎修女以前的学生。短短时间内,仁爱修会便诞生了,她们发了三个与其他修会一样的誓愿:绝对的贫穷、天使般的贞洁和喜乐的服从。在这三样之外,仁爱修会还加了一项:服务穷人中的穷人。德蕾莎嬷嬷告诉修女们:“要去服务穷人,我们必须理解他们。要去理解他们,除了跟他们一样经历贫穷外,别无他法。”

所以,仁爱修会的修女们学习当地的语言,同穷人们分享食物和衣服。每一天的清晨,他们行走在加尔各答的街上,一边祈祷,一边寻找需要她们帮助的穷人。她们为穷人们找食物、教他们的孩子读书认字、帮助他们清洁居住的地方,而做这些所有的事情,她们脸上都带着无比大的微笑。

修女们没有钱,但是天主知道她们需要什么。所以在大大小小的事情上,她们总能找到天主的上智照顾。当地政府看见她们做的事,他们也明白当地的贫苦有多么严重。不多久,政府给修女们找了一个空着的大屋子,供她们给街上的穷人、病人和临终的人提供容身之处。

穷人、将要死的人、麻风病人、被遗弃的孩童、绝望的人,德蕾莎嬷嬷在他们每一个人身上,都看到受苦的耶稣,她所爱的耶稣。她如此爱着耶稣,她希望给回每一个人身上的耶稣一份尊严、喜乐、信任,重新看到他们身上的耶稣开口微笑。

越来越多的人们,被德蕾莎嬷嬷和她的修女们带回到这个“垂死之家”。有一部分人被治好,更多的在这里,第一次受到照顾,第一次被洗干净、被爱着,并带着尊严在祈祷中离开这个世界。他们各自的宗教习惯都自始至终被尊重着。

仁爱修会还开了专门帮助麻风病人的地方、专门给残疾人和被遗弃的儿童的地方。德蕾莎嬷嬷告诉所有人,但凡他们没有家,没有可以去的地方,都可以去她的仁爱之家;如果有谁听说任何母亲无法抚养孩子的,都请他们把孩子带给仁爱修会的修女们,千万不要丢弃孩子们,因为每一个人,都是天主爱的标记。

年复一年,德蕾莎嬷嬷对耶稣说的那句“我愿意”,好像一颗小种子,慢慢长成了结果实的大树。之后,修士们加入了她的团体,神父们也加入了她的团体。仁爱修会不止停留在印度的加尔各答,也开始去到了世界各地,有穷人和伤痛的地方。

四十多年的岁月,德蕾莎嬷嬷从不间断地为穷人服务着,不计代价和回报地爱着他们。她在这个世界上,用彻底的付出和服务为地球布满了十字架的爱,她也邀请我们所有人都在穷人的身上,看到耶稣的面容。1979年,诺贝尔把和平奖颁给了德蕾莎嬷嬷。世界上许多的人和机构,都想用他们的方式来表达对德蕾莎嬷嬷的敬意和感谢。然而,德蕾莎嬷嬷非常谦卑地说,除非是代表所有的穷人们(身上的耶稣),不然她没有办法领受这些奖。

23年前的今天,1997年的9月5日,天主把为穷人辛苦了一生的德蕾莎嬷嬷,带回了天乡。四年前,这位一生都在生活耶稣对门徒所说的,“你们为最小弟兄做的,就是为我所做的”这句圣言的修女,被教会宣布为我们的圣人。

对于我们这些,跟德蕾莎嬷嬷生活在一个时代的人们来说,她是天主,赐给这个时代的光照和温暖。她几十年不间断地爱、付出和忘我,让我们不止看到穷人身上的耶稣,更看到天主对我们的期望。

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

我还年少时,读过台湾作家李家同写的《让高墙倒下吧》,这本书留下的震感,至今都在。如果你们准备好了纸巾,请点开今天的副标题《去加尔各答做了三天的义工之后》👉

图片资料来源:

Mother Teresa of Calcutta- CTS Children's book Mother Teresa- Lincoln Children's book https://www.franciscanmedia.org/saint-teresa-of-calcutta/

https://www.motherteresa.org/



图片资料见图中标识。

We pray for all those who work for God without counting cost.

原创不易,请订阅我们

👉并分享给更多你爱的人们






286 次查看0 則留言

Commentaires


文章: Blog2_Post
bottom of page